本文專家:崔紅光,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
你是不是每天睜開眼,第一件事是先看手機;閉眼之前,也得再瀏覽下屏幕,生怕錯過什么大新聞。別以為只有中青年這樣,老年人也不示弱,刷養生直播、微短劇,乃至為了“賺金幣”看廣告。然而——
睡前躺著玩手機,
眼睛遭受四重暴擊
躺著玩手機時,屏幕與眼睛之間的距離通常不足30厘米。這種超近距離用眼會顯著增加睫狀肌的調節負擔,使其長時間處于收縮狀態,難以放松。久而久之,引發視疲勞、模糊視物、眼脹頭痛等癥狀,甚至形成“假性近視”。
更為嚴重的是,持續過度調節還可能導致晶狀體長期處于“變凸”狀態,增加眼軸延長的風險,進而加快真性近視的發生與發展。
2.斜視及屈光參差
在側躺或仰臥等非對稱體位下,雙眼與屏幕的視距常常不一致。時間一久,可能誘發調節性斜視或隱斜視。
同時,若一只眼睛持續承擔更多聚焦任務,另一只眼會逐漸“懶惰化”,雙眼屈光狀態便可能出現差異,即“屈光參差”。這種狀態不僅會影響視力發育,還可能抑制雙眼視覺功能整合,阻礙立體視覺建立。長期發展可能引發閱讀效率下降、視覺疲勞、注意力分散等問題,甚至增加弱視風險。
3.干眼癥及瞼板腺功能障礙
躺臥姿勢下使用手機時,使用者往往需要不自然地抬眼或偏頭注視屏幕,這會抑制正常的眨眼反應。同時,頭部與眼瞼的相對位置改變,也會影響瞼板腺的自然引流和排泄功能。
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,會引發淚液分泌減少或質量下降,導致眼睛干澀、灼熱、異物感、易疲勞等癥狀。若這種用眼習慣長期存在,可能發展為干眼癥,甚至引發瞼板腺功能障礙。
4.關燈玩手機黃斑區受損
在黑暗環境中,為了看清屏幕內容,瞳孔會自動放大,讓更多光線進入眼內。此時屏幕的高亮度光線直接照射在視網膜上,尤其集中在視覺最敏銳的黃斑區域。
長時間處于這種強光刺激下,黃斑區的代謝負擔加重,可能引發視物模糊、變形等問題,黃斑功能也可能逐漸退化。一旦黃斑區受損,視力將大打折扣。
此外,瞳孔放大會讓虹膜向前堆積,導致眼內房角變窄,影響房水正常排出。房水排出受阻,眼壓就會逐漸升高,從而增加青光眼的發生風險。
正確用手機,
記住這三點
1.保持正確的姿勢
可以坐著或者靠著玩手機,盡量避免躺著。手機與眼睛保持30-40厘米左右的距離(相當于一臂長)。
如果實在想躺著,可以選擇仰臥,并將手機舉到與眼睛平行的位置。但這個姿勢要抓穩手機,否則容易砸臉。也別斜倚著枕頭刷,眼睛和頸椎都受不了。
2.控制使用時間
每看手機30-40分鐘,就休息5-10分鐘。可以眺望遠處,讓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;也可以閉上眼睛,輕輕按摩一下眼周,促進眼部血液循環。
3.試試護眼模式
手機開啟“護眼模式”或“夜間模式”,盡量降低屏幕的亮度和色溫。此外,建議開一盞柔和的背景燈,避免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使用手機,減少屏幕與環境的對比度。
文章來源:健康時報